被抹黑的东北村庄就是这个屯,我带你认识认识俺们屯里的人

发布日期:2024-09-22 20:21

来源类型:金羊网 | 作者:吉姆·拜恩尼斯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今晚澳门必中一肖一码适囗务目】【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2024澳门特马今晚06期】【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一肖一码免费,公开】

春节期间,一篇题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丨返乡日记》的文章经微信、微博转发,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很多人对号入座之后,都觉得作者高胜科笔下的农村,就是丹东宽甸县小东沟村。这座东北村庄真的“礼崩乐坏”了吗?乡土中国真的凋敝如斯吗?然而记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真相却并非如此!

微信原文:

“返乡日记”中的村庄在宽甸

作者高胜科在文章开头写道:“偏偏这又是东北地区一个闻名全国的“长寿之乡”,90岁以上甚至过百寿命的健在老人还有很多。根据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这里出过一位寿享164岁春秋、经历了“两朝七帝五总统”的老人。”这样的描写很容易就让人直接对号入座到了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

据宽甸县宝石村党支部书记程显英介绍,乾隆年间有一个老人活了164岁的岁数,唯有宽甸阮国长,宽甸还有阮国长大街呢。全国就这么一例,一看就知道是宽甸。

2月26日,记者来到了文章作者高胜科的老家宽甸县小东沟,这个地处大山深处的小村子,常住村民90余户,460多人,2004年与邻村合并更名为宝石村。打听起高胜科的名字,村里很多人都知道。

文中影射人物逐个发声:内容纯属虚构

村民们很难相信,在高生科的眼中,故乡是这样的——“礼崩乐坏”“高龄老人正在东北的火炕上忐忑地活着”“家风越加败落,族人之间不再友善和睦”。

大家气愤是因为在文章里虽然没有用村里人的真实姓名,但熟悉小东沟的人一看就知道,高胜科说的很多关于儿女不孝顺的事情,都是在说这些村里的亲戚。其中,提到一位化名田婆的89岁老人,儿孙算起来超过30人,在大年初一却没盼到一个来看她的亲人。直到大年初二,每个儿子才分别送来了200块钱的“养老费”,这个数额也是经过了多年的“拉锯”协商敲定的,在一年的365天中,除了送200块钱以外,儿孙再很少出现。文章还提到了村里人不重视子女教育,读书无用,一味贪图物质享乐攀比等现象,而事实又是怎样呢?

(宽甸县宝石村村民 高胜科的四舅 鄂立华:

看到反正有一些事情吧,就是写俺们这一大家吧。没写俺们的名字,看那个稿子,俺们这一大家子,像是有一些事情挺符合的。像我母亲89了,高胜科说是拿养老费,俺们是拿的生活费,就是给点儿补贴,老人打针吃药,包括我父亲活着的时候在内,俺们哥们兄弟多,俺们全管,不管花多钱。)

(宽甸县宝石村党支部书记 程显英:

学习风气不好,就高胜科老家那个小堡子学习风气是最好的。小东沟现在并村了,我经常和宝石村的人说,咱们对子女的教育赶不上人家,小东沟特别重视。所谓攀比,就是攀比谁家孩子有出息,书念的好,他们那大学生出的最多。)

在高胜科的笔下,就连城市里街头巷尾司空见惯的跳广场舞,也成了故乡荒废务农、无节制娱乐“凶手”。最让她和村里的妇女们气愤的就是高胜科文章里竟然杜撰出了“2016年春节,在家里的老人们生不如死、正遭活罪之时,几个农家妇人在密谋着一场向外省远征的组团‘约炮’”,通过微信和有钱的外地男人夸夸其谈,计划着和网友见面,不再回到村里等肮脏的内容。

(宽甸县宝石村村民 谭积华 :

跳广场舞就是我,我感觉广场舞就是锻炼身体。一般就是晚上六点来钟,跳到七点来钟,就一个来小时,就是想活动活动筋骨,锻炼锻炼身体。就像他说的又组团“约炮”什么的,根本咱就不懂怎么回事。你说这又是上网,俺们这经常连个手机信号都没有,打个电话都打不出去。上网你微信,就现在这个信号一点儿都动不了。)

(宽甸县宝石村党支部书记 程显英:

他说我的初衷是想要引起媒体和公益组织注意,能把咱们的路修一修,把网络建设好,改善改善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他是这么说的,但是现在适得其反,正好相反了。)

父老乡亲很受伤,抹黑故乡为哪般?

据了解今年春节假期文章作者所供职的媒体,要求记者在返乡期间撰写返乡日记。然而在调查中记者却发现,今年的春节文章的作者高某却未曾返乡。对于高某的这篇文章,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很不理解?甚至觉得很委屈!那么既然文章内容与事实不符?这篇“返乡日记”从何而来呢?

(宽甸县宝石村村民 高胜科的六舅妈 张洁:

今年高胜科过年没有回来,那也没回家,这不现实,瞎写。都没有的事,哪有那么夸张,又什么“死亡的村”了,“马上就有病的村”,哪有那么有病,你看家家,房子了各方面不也过得挺好么。)

就是这篇虚构的返乡日记,却在今年春节期间彻底的“火”了一把。在其后的联系沟通中,高胜科又说出了新的理由。



(文章作者高胜科:我这个新闻报道啊,写乡村的现象啊,这个东西我把时间、地点、人物都虚构了,每个人不要往那里面对号啊。在小东沟估计也就那么闹腾几天,就完事了。)

虚假新闻零容忍作者及所在单位公开致歉

2月26日《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发文,对《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一文作出说明与致歉。致歉文章中,《财经》编辑部表示,微信公众号发稿把关不严,发表未经严谨处理的随笔文章,“给文中所述地区群众带来负面影响,并给广大读者造成困扰,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微信原文:

同时,该致歉文章还附上了当事记者高胜科的致歉内容。高胜科表示该随笔写作过程中没有返乡,只是通过电话采访完成,并承认“对情感表达缺乏克制、一些细节处理不严谨”。

微信原文:

假新闻“黑”故乡 是一种什么“病”?

其实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在朋友圈刷屏的还有一条新闻,同样与返乡有关。题目是《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现在也被证明这篇文章的内容是虚构的。两篇文章同以“农村”为主题有其偶然性,但也有共同点:一方面是对农村发展的持续关注。另一方面,春节是返乡高峰期,城乡差异、亲情冷暖的话题此时关注度更高,更易吸引眼球。高某的稿件通过杂志微信公众号推送,得以迅速传播,正是部分不负责任的网络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热衷于炒作未经证实的消息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篇根本没有“返乡”的“返乡日记”,首先就违反了新闻报道的第一准则,那就是真实性。新闻不是文学故事,不能因为是在微信公众号发表,就降低专业要求。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真正的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去查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的新闻作品。

记者:刘彤、付刚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

辽宁号新媒体编辑:大鹏

鲍勃·冈顿:

3秒前:所谓攀比,就是攀比谁家孩子有出息,书念的好,他们那大学生出的最多。

江华:

8秒前:对于高某的这篇文章,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很不理解?

邓莞千:

9秒前:俯下身、沉下心。

过金宝:

5秒前:小东沟现在并村了,我经常和宝石村的人说,咱们对子女的教育赶不上人家,小东沟特别重视。